宋老师对于中风提出“未病先防”的学术思想,对提高中医防病治病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的“治未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指注意养生,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灵枢 逆顺》云:“上工治未病”,《千金要方 养性序》云:“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说明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防治中风先兆具有重要意义。《素问 评热病论篇》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 刺法论》亦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医学发明》云:“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说明年龄在此病发病中的重要性,亦即是说,人过40岁就有中风的可能,要预防中风,就要明白其发病的机理,调养生息以防止其发生。中风先兆乃中风之微,在此期为预防之关键。二者产生的病因、病机相似。古代文献对此已有详细记载。宋老师临床中即利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中风预防。《医学发明》云:“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素问 玄机原病式篇》云:“肥人多中风”,皆指出肥胖人易患中风。《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山雷医集》云:“五脏之性肝为暴,肝木横逆则风自生,五志之极皆生火,火焰升腾则风亦动,推之而阴虚于下,阳浮于上,则风以虚而暗煸,津伤液耗,营血不充则风以燥而猖狂。”说明性格急躁,情志不调,肝失条达可致中风。《素问 通评虚实论篇》云:“仆击偏枯 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强调偏嗜膏粱厚味,饮酒过度可致中风。《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云:“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指出若房室过度,致精血不足,肝肾阴虚,阴虚则阳亢,劳倦过度,或嗜酒劳累,阴亏于下,肝阳鸱张,气血上冲,心神昏冒,说明过度烦劳可致中风。《针灸正宗》云:“是病,在腊底春头最易催致,古人所谓虹藏不见,鹘 不鸣,而冬至阳生,春气将临,更易扰动内风,故虽四时俱有此病,而冬至后尤数见不鲜”, 《素问 调经论篇》云:“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指出冬季伤于寒,则易凝滞血脉,痹阻血络,从而引发中风,提示中风与自然界的四时更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未发病时,就应该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远房室,避寒热,则“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远离疾病所困。
既病防变指疾病发生以后,积极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灵枢 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强调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病情的加重及疾病的发展变化。《针灸资生经》云:“凡人未中风一两月前或三五月前,非时足胫上忽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急灸三里、绝骨四处三壮。”宋老师采用祛风醒脑针法治疗中风先兆,以风池、风府、合谷、太冲、百会等穴作为治疗的基本穴位,以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但若调养不当,治疗失去最佳时机,则最终导致中风的发生。宋老师注重中风后的中医康复,以避免各种后遗症的发生。康复早期在急性期的头3个月,是康复的有利时机,康复措施,包括药物、针灸、按摩等,以促进病邪的驱逐和正气的恢复。用药应以汤药为主,方药随病情变化而调整。用药大法是风盛者,宜重用养肝熄风药的生白芍、生地黄、龙骨、牡蛎、石决明、生麦芽、天麻、钩藤、秦艽之类;痰盛者,宜健脾祛痰通络的胆南星、半夏、白芥子、天竺黄、橘红、枳实、竹沥、瓜蒌之类;血瘀者,宜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赤芍、坤草、川芍、三棱、莪术、丹参之类;大便秘结或滞涩不畅、舌苔黄厚、脉象沉迟弦滑时,即可用通腑泻浊如枳实、大黄、槟榔、莱菔子之类。必要时可加服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之类。配合针灸治疗,及功能训练, 疏通经络,调整气血。
康复后期为发病三月以后,各种功能恢复的进度明显减慢,只宜少量服用一些补益气血、平调阴阳的中成药,以扶正为主,通调经脉。加强功能训练,配合针灸、按摩等,注重情志调理和饮食治疗。特别强调患者须起居要遵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饮食宜多食蔬菜、水果,不可暴饮暴食或偏嗜咸、辣。要做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滕理以密”。并戒烟、戒酒,限制肥肉、蛋黄和含糖食物过量摄入,保持大便通畅。调畅情志,使患者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以针灸、按摩等非药物治疗为主,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