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亭,男,1942年5月出生于呼和浩特。现任职: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内蒙古医学院兼职)、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简历: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
1963年至1978年任内蒙古中蒙医院医师、主治医师。
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心血管病专业),同年获医学硕士学位。
1982年至今,历任内蒙古中蒙医院(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综合实验室主任,“中国中医急症”编委,医教主任、副院长兼副所长。
1986年晋升为中医副主任医师。
1997年晋升为中医主任医师、教授。
现任:内蒙古医学院兼职教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理事会理事
中国中医药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
中国残联中医康复委员会委员
全国厥脱急症协作组分题组长
内蒙古科协委员
内蒙古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
中医学会内蒙古分会常务理事兼中药内科学会秘书长
沪、港、台《当代中医学术中心》顾问
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和卫生厅级课题各一项。
本人从事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38年,主攻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和癌症,发表论文近100篇,参与编著《中国康复医学》等医学专著4部。是内蒙古地区心脑血管病学科带头人。
发明的“九转回天医疗保健内裤”获国家专利(专利号:93213484.X)
参加研究的“厥脱急症”课题获1987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级奖;主持完成的“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荣获1996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九转回天医疗保健内裤的开发研究“获1997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研制的三类新药“心衰康口服液”已进入Ⅱ期临床研究,主要用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
对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紊乱、中风及其后遗症、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肾炎等疑难症具有丰富治疗经验和独到见解,是中西医综合心脑血管病的学科带头人。
生平简介
宋一亭,男,(1942一),中医主任医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198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从事中医临床治疗、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49年。1997年被誉为国家级中医药专家,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担任第二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任内蒙古中蒙医医院副院长兼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残联中医康复委员会委员,全国厥脱急症协作组分题组长,中医学会内蒙分会常务理事兼中医内科学会秘书长,沪、港、台当代中医学术中心顾问和香港中科中医癌症研究中心顾问,《内蒙古中医药》常务编委。主攻中医急症、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和癌症等。对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紊乱、高血压、中风及其后遗症、更年期、抑郁失眠等精神类疾病、肺癌、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是内蒙古地区中医急症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的学科带头人。
宋一亭教授治学严谨,重视中医学术研究,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先后在国际、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50余篇,参加编写《中国康复医学》、《内蒙古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粹》等书籍。参加研究的“厥脱急症”课题获1987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级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蒙药广枣总黄酮对大鼠离体心脏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主持完成的“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获1996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九转回天医疗保健内裤的研制和开发”获1997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抗心衰口服液新药开发研究”获自治区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蒙药广枣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研究”先后获呼和浩特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宋一亭教授不仅在学术上倡导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并积极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及推广。根据长年大量临床经验,创制出多种自制中成药。主持开发新药“抗心衰胶囊”及“抗心衰口服液”,并发明“九转回天医疗保健内裤”,获国家级专利。
师承渊源
宋一亭教授1958年考入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5年的大学生涯,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本着对传统中医学的热爱,每日诵背四大中医经典,熟读经方,在校期间即开始跟师临诊,并利用假期为街坊邻里看病,解除病患,为他以后的中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3年毕业后进入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正式开展中医临床工作。当时时逢跟随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陈强,成以己,故在西医心内科方面也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基础。1979年我国首次实行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即通过了严格的考试选拔进入上海中医学院研究生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师承上海市中医研究所中医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医大师,吴式枢教授,上海中医学院高肇基教授,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陈灏珠教授。学习期间跟随导师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及老年康复等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吴式枢教授,1947 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曾留校任教。他深谙中医脉学和针灸技术, 造诣颇深,常喜根据脉象,进而研究脉理。 然后施以针灸治疗,均能收立竿见影之效。1972年出任上海市中医研究所中医理论研究室主任。吴老以现代医学为基础,索隐发微,对中医,尤对脉象及阴阳的实质进行探讨, 苦心孤诣多所阐发。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对于中医的“阴虚”“阳虚”概念,他几经科学实验研究,就血液流变性进行分析和心功能测定, 证实了它存在的客观物质性。晚年在气功研究所工作,注重老年康复及健康保健工作。宋一亭教授在吴老的指导下,主以现代医学手段发掘研究中医,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完成多篇关于冠心病的中西医论文,如《冠心病阴虚和阳虚患者血液流变性再探—附28例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1)《冠心病中医辨证与心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2)《冠心病三种脉象的血流动力学分析》(3)《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辨证分析》(4)同时受吴老注重健康及老年康复研究的影响,参与编写《中国康复医学》,并出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残联中医康复委员会委员,撰写《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5)主持完成的课题 “九转回天医疗保健内裤的研制和开发”获1997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最终发明“九转回天医疗保健内裤”,获国家级专利。高肇基主任医师在50余年的医学实践中,一直注重中医诊治疾病,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高血压病,历代中医文献虽有很多类似证治记载,但无高血压之病名,高老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高血压病的症状、证型、病程、演变,及预后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高血压与中医病证分类原则不同,故不能以几种中医病证来统一概括,虽然多为眩晕、头痛等阴虚阳亢症状诸证,但其他之证仍有可能出现,当以相应之法为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气血渐衰,肾阴虚衰或由于长期劳心伤神损伤心阴,或情志化火等诱因引动,均可导致阴阳平衡失常,而出现阴虚阳亢,临床就会发病。养阴潜阳之法仍为重要治则之一(6)重视高血压并发症及预后的中医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辨证论治》《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7)即阐明其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本,淤血内阻是标,最终肾元衰败,阴阳俱虚,痰阻血瘀,浊毒泛逆而进入终末期表现,失去最佳治疗期。这些观点都给宋一亭教授以后的从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