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女,35岁。外感后出现咳嗽2周。初起恶寒,无明显发热,咳嗽,咽干痛,咳少量白痰。抗炎、抗病毒治疗2周,现恶寒、咽痛已除,仅余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痒,遇风或刺激性气味则加重,大便偏干,小便短赤,舌淡,苔薄黄,脉细滑。中医诊断:咳嗽—风邪袭肺。治以疏风解痉,宣肺止咳。处方:双花15g、连翘15g、蝉蜕10g、薄荷6g、辛夷10g、苍耳子10g、杏仁10g、桔梗10g、牛蒡子10g、山豆根15g、木蝴蝶6g、桑皮15g、浙贝10g、前胡10g、紫菀12g、麦冬10g、玄参12g、乌梅6g、胖大海10g、甘草6g、僵蝉12g。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4日后复诊,症状十之六七已去,故予原方继服3剂,一周后再诊,咳嗽消失。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
该例患者病情不重,但咳嗽阵作,影响较大,自述已服抗炎药物2周而未愈,西医认为其属感冒后期气道高反应性症状。抗炎治疗应无效。予镇咳药处之,但治标不治本,而我们中医辩证施治,证属风邪侵袭,肺气不利,肺失宣降而咳嗽。其干咳、咽痒、遇外邪刺激而发,即具有风盛则痒、风盛挛急的特点。老师应用此方,是以双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宣肺。蝉蜕、薄荷、辛夷、僵蝉疏散上焦风邪,解痉止咳。杏仁、桔梗一升一降,宣肺而降逆止咳。牛蒡子、木蝴蝶、山豆根等清热利咽,宣肺开痹,而桑皮、浙贝、前胡、紫菀,玄参则滋阴润肺,化痰止咳。诸药共奏疏风宣肺、止咳解痉功效。
对上述类型病例,老师多用此方,每每取效,同时针对某些咳嗽变异性哮喘亦每有奇效。吾于临床应用中亦见其奇效,故欲总结之。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此方是我多年临床总结之良方,除用于风邪侵袭之咳嗽外,尚可用于风寒袭表之感冒,则加桂枝、白芍以调和营卫,祛邪外出。外感风寒之哮喘,原方去双花、连翘,加炙麻黄、射干、细辛、干姜。痰热重,加黄芩、生石膏、鱼腥草、冬花。痰湿重,则去麦冬,玄参,胖大海,乌梅,加生苡仁、陈皮、云苓健脾化湿,临床应用范围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