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女,35岁。外感后出现咳嗽2周。初起恶寒,无明显发热,咳嗽,咽干痛,咳少量白痰。抗炎、抗病毒治疗2周,现恶寒、咽痛已除,仅余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痒,遇风或刺激性气味则加重,大便偏干,小便短赤,舌淡,苔薄黄,脉细滑。中医诊断:咳嗽—风邪袭肺。治以疏风解痉,宣肺止咳。处方:双花15g、连翘15g、蝉蜕10g、薄荷6g、辛夷10g、苍耳子10g、杏仁10g、桔梗10g、牛蒡子10g、山豆根15g、木蝴蝶6g、桑皮15g、浙贝10g、前胡10g、紫菀12g、麦冬10g、玄参12g、乌梅6g、胖大海10g、甘草6g、僵蝉12g。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4日后复诊,症状十之六七已去,故予原方继服3剂,一周后再诊,咳嗽消失。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
该例患者病情不重,但咳嗽阵作,影响较大,自述已服抗炎药物2周而未愈,西医认为其属感冒后期气道高反应性症状。抗炎治疗应无效。予镇咳药处之,但治标不治本,而我们中医辩证施治,证属风邪侵袭,肺气不利,肺失宣降而咳嗽。其干咳、咽痒、遇外邪刺激而发,即具有风盛则痒、风盛挛急的特点。老师应用此方,是以双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宣肺。蝉蜕、薄荷、辛夷、僵蝉疏散上焦风邪,解痉止咳。杏仁、桔梗一升一降,宣肺而降逆止咳。牛蒡子、木蝴蝶、山豆根等清热利咽,宣肺开痹,而桑皮、浙贝、前胡、紫菀,玄参则滋阴润肺,化痰止咳。诸药共奏疏风宣肺、止咳解痉功效。
对上述类型病例,老师多用此方,每每取效,同时针对某些咳嗽变异性哮喘亦每有奇效。吾于临床应用中亦见其奇效,故欲总结之。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此方是我多年临床总结之良方,除用于风邪侵袭之咳嗽外,尚可用于风寒袭表之感冒,则加桂枝、白芍以调和营卫,祛邪外出。外感风寒之哮喘,原方去双花、连翘,加炙麻黄、射干、细辛、干姜。痰热重,加黄芩、生石膏、鱼腥草、冬花。痰湿重,则去麦冬,玄参,胖大海,乌梅,加生苡仁、陈皮、云苓健脾化湿,临床应用范围极广。
签名:宋一亭
2.患者,王三亮,男,69岁。2009年8月12日初诊。
因反复咳吐黄稠脓痰半年,长期西医治疗无效而求诊。西医诊断:又肺不张,左肺支气管扩张,并肺部真菌感染。症见:咳嗽,咳泡沫痰,时有黄稠脓痰,无咯血,活动后气短,乏力,纳少,口干不欲饮水,舌体胖大有齿痕,苔黄厚腻,脉沉细滑。
诊断:肺不张(支气管扩张)
辩证:正气亏虚、痰热阻肺、肺气不宣
治则:急则治其标,先清肺化痰,开宣肺气
方药:枳壳12g 桔梗10g 陈皮15g 半夏15g
云苓20g 干姜10g 银花2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甘草6g
5剂后,咳嗽缓解,泡沫减少,但黄脓痰不尽。考虑年老体衰,正气不足,故需扶正托邪。补肺中元气,滋水生金,辅以化痰排脓,改方如下:
人参15g 黄芪20g 熟地12g 五味子10g
紫菀15g 黄精10g 浙贝15g 黄芩15g
鱼腥草30g 连翘30g
服10剂,咯痰大减,浓痰消失。
体会:
该患者为慢性支气管反复发作,伴肺真菌感染。因肺部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久之,免疫力低下,致元气大亏,痰热夹毒内蕴,初治以去痰浊内热为主,健脾化痰,清肺理气,以二陈汤加枳壳、桔梗一升一降,开宣肺气,并银花清热解毒。复诊,标实渐除,元气不足,故予补肺汤补肺中元气,辅以黄芩、鱼腥草清肺排脓,共收其效。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肺不张,其病情易于反复,主因肺脾气虚、肺虚卫外不固则易于感邪。脾虚则聚湿生痰,痰湿内阻,则病情反复。此患者先以二陈汤健脾除湿,化痰止咳,后以人参、黄芪大补元气,注重补虚祛痰,以托邪外出,标本兼治而取效。
签名:宋一亭
3.患者,男,56岁,因“发热、咳嗽、咯吐大量黄脓痰20余天”求诊。初起恶寒发热,体温曾达39℃,咳嗽、少痰、伴右侧胸痛,咳时尤甚,后咳嗽加重,咯吐大量黄稠脓痰,伴异味,经西医X线,CT诊断:右肺中脓肿形成,抗生素治疗三周,现热退,仍咳嗽,浓痰减少,仍咳引胸痛,伴口干,神疲,食少,易汗出,手足心热,夜寐差,脉细。
诊断:肺痈(恢复期)
辩证:气阴两虚
治则:润肺化痰,益气养阴
方药:太子参15g 麦冬12g 杏仁10g 沙参15g
生石膏(先)30g 桔梗10g 桑叶12g 炙杷叶12g
川贝10g 橘红6g 百合15g 地骨皮15g
桑白皮15g 白薇12g 玉竹15g 全瓜蒌15g
云苓12g 山药20g 甘草6g
体会:肺痈分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及恢复期。临床多见于肺脓肿。前三期病情较重,大部分已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而后期(恢复期)病情缠绵,全症难除,此期配合中药扶正祛邪,则加快痊愈。本方太子参、麦冬、沙参、百合补肺益气,云苓、山药则健脾益气补肺,而百合、地骨皮、白薇、生石膏则清虚热生津,桑叶、炙杷叶、桔梗、川贝则润肺止咳,以达润肺止咳、益气养阴、补肺益气,以收其效。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本患病程已久,因邪毒内聚而耗气伤阴,致气阴两伤,此时如一味攻毒、祛邪(用抗生素)则更加伤正,故治疗需扶正、祛邪共用,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注意保护肺阴,便肺愈咳止。
签名:宋一亭
4.患者,李××,男,46岁。胃脘及胸胁胀痛1周,甚则牵引后背,嗳气,反酸,有时欲呕,口干、苦,晨起重,纳呆,食欲不振,易发烦躁,寐差,周身倦怠乏力,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沉涩微弦。B超示:胆囊炎。胃镜未查。
诊断:胃痛(肝胃不和,胃失和降)
治则: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方药:醋柴胡12g 炒白芍25g 炒枳壳12g 醋香附10g
川芎10g 陈皮12g 川楝子15g 元胡15g
丹参30g 砂仁12g 瓜蒌15g 薤白10g
姜半夏12g 旋覆花(包)10g 代赭石20g 沉香2包
服前7剂后复诊,诸症大减
体会:经曰“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此患者平素情绪急躁易怒,七情郁结于胸中,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横逆犯胃则胃痛,气机不利,肝胃气逆则胃胀嗳气。气郁胁痛,胸阳不振则满闷疼痛,甚则牵引后背。此方主以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以丹参饮益气调气。瓜蒌薤白半夏通阴阳,开胸中之郁结,加旋覆、代赭降逆止呕,四方共用,终得其效。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本月学生跟师临证学习胃痛病,包括了西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胆囊炎等病症。通过临床上疾病辩证施治和疗效反应,使学生体会到情致致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经典内涵,对五行生克乘侮、五脏的生理联系、整体观,在临床实践中指导意义。
签名:宋一亭
5.病例:患者,男,48岁。主因阵发性胸闷不适1年,加重1天。
现病史:1年前劳累后胸闷不适,ECG示:Ⅱ、Ⅲ、avF ST段下移,曾冠脉造影示:又冠状动脉远端不完全性闭塞,诊断冠心病,予扩冠降粘治疗。一天前因劳累病情加重,见:阵发性胸闷不适,时有心悸、口粘,咯吐痰涎,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中医诊断:胸痹(心脾气虚,痰瘀互阻)
治则: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党参15g 丹参15g 川芎10g 红花10g
泽泻10g 三七粉10g 郁金10g 瓜蒌15g
枳实6g 云苓12g 茵陈30g
7剂水煎服
二诊:胸闷症状好转,仍心悸不适,口粘改善,舌淡苔白,脉滑。上方加生龙骨30g安神定悸。
三诊:患者无明显胸闷,心悸好转,因口服汤药不方便,予血府逐瘀胶囊口服,巩固疗效。
体会:
益气活血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冠心病多因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可兼有痰湿、气虚、血瘀、寒凝等病理改变。本病以本虚为主,标实为辅,故急则治其标,当以泄实,缓则治其本,当以补虚。宋老师在临床中注重补虚,以健脾益气温阳为根本,兼以活血、祛痰、通络。补中有通,通中有补,调和阴阳气血。注重脏腑间相关联的治疗原则。同时指出,补而不通则气壅,壅则助其塞。故在补气活血同时,一定加理气行气之品。同时补阳而护阴,补阴而顾阳。注重阴阳调和平衡。典型常用方药:冠心宁:人参6g 元参10g 丹参15g 川芎15g 红花10g 茵陈30g 茯苓15g 三七参6g 郁金10g 瓜蒌20g 檀香6g 知母10g、
山萸肉10g 赤芍15g 川芎15g。本方为益气活血为主法,方用人参、元参、山萸肉益气养阴。丹参、川芎、红花、赤芍、三七参活血祛瘀。茵陈、泽泻渗湿利胆,健脾除湿。郁金、檀香、瓜蒌理气行气。知母清热。其舌暗红,有瘀斑,舌苔腻或薄黄,加水蛭3g、地龙10g。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加麦冬15g、五味子10g,柴胡12g,白芍12g。口粘吐涎,苔白滑,加薤白15g,半夏10g,枳实6g。胸闷气短,自汗出,脉细弱,加黄芪15g,党参15g,面色晄白,畏寒怕冷,加附子9g,桂枝15g,云苓15g。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冠心病临床表现多为胸闷、气短、胸痛、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胸痛、气短和心悸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当属于气虚血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则血行不畅,血瘀则气无化生之源。气虚则胸闷气短,血瘀则心胸痹痛。故益气活血、舒通心脉是治疗冠心病属于气虚血瘀的基本治则。
签名:宋一亭
6.病例分析:患者,男,73岁。主诉:咳喘反复发作25年,加重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2周。既明确诊断:肺心病,全心衰,心功能Ⅳ。症见:喘息,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咯吐白涎痰,心悸,纳呆,面浮肢肿,甚则一身皆肿,少尿,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体胖,质暗,脉沉细。诊断:肺胀(心肾阳虚,水气凌心)。治则:温运心阳,祛痰平喘。方药: 茯苓9g, 芍药9g, 炮附子12g, 生姜9g 白术6g 桑白皮9g 大腹皮12g 葶苈子(包)12g
桂枝15g 干姜6g 细辛3g 炙麻黄10g
二诊:服药4剂,肿渐消,咳喘大减,仍活动后气短,纳少,乏力,口唇青紫,上方加黄芪5g,沉香6g,北五加皮6g健脾益气,活血利水。
三诊:服药7剂后,浮肿基本消除,咳喘大好,可生活自理。嘱原方去大腹皮,五加皮,再进7剂。
体会:
真武葶苈四皮饮在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真武葶苈四皮饮取方来源于《伤寒论》真武汤及《华氏中藏经》的五皮饮。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泛溢肌肤之水肿。老师应用二方加减,用于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喘息水肿之肺胀、胸痹及心悸等疾病,相当于西医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晚期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
方药:茯苓9g 芍药9g 白术6g 生姜9g
附子9g 桑白皮9g 陈皮9g 大腹皮9g
葶苈子9g
功效:温运心阳,通利三焦水道,祛痰平喘。
本方补虚祛实,攻补兼施。临床应用此方。要抓住阳虚水泛、水气凌心之重点。不能见水肿即用。方中君以附子之大辛大热,温肾暖土,助阳气使肾阳得复,气化得行。一般剂量为9-15g,从低剂量起始,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0g。且需先煎15-60分钟。视剂量大小而延时。若畏寒肢凉,阳虚甚,加桂枝15-30g,助附子温肾助阳。臣以茯苓之甘淡渗利,健脾渗湿,利水邪。使阴邪从小便而出,并助姜、术健脾运湿。以扶脾之运化。葶苈子泻肺清热、止咳平喘。桑白皮肃降肺气,以通调水道。大腹皮行水气,消胀满。陈皮和胃气化湿浊。若饮邪重,则加干姜9g,细辛3g温阳化饮。喘甚,加炙麻黄6-10g以宣肺平喘。心慌心悸加远志、茯神以交通心肾、镇心安神。口唇爪甲紫暗,舌有瘀斑,则加泽兰、红花、北五加皮化瘀行水。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对于肺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多种心脏病进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期,多表现为心肾阳虚,阴水泛滥,治宜温运心肾阳气,通运三焦水道,兼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常用真武汤合五皮饮。伴水饮射肺而喘咳者,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签名:宋一亭
7.患者,沈××,男,66岁。主诉眩晕、头痛一月余,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常服复方降压片,维持血压在150-160/90-100mmHg,一月前过生日,饮酒助兴,突感头痛加剧,伴眩晕、呕吐。随即意识不清,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当时测血压:220-130mmHg。“120”急救车到后予硫酸镁肌注降压,控制抽搐,并转院急救诊断:高血压脑病。予甘露醇、速尿、清开灵等药静点。6小时后意识转清,但仍头晕头痛。时有恶心、呕吐,予中药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泽泻汤等药,效果不佳,现症见:眩晕,目不敢睁,天旋地转,时有恶心,呕吐,心胸烦闷,脘腹胀满,口出浊气熏人,大便10余日未解。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红,太黄厚腻,脉沉弦有力。BP:180/100mmHg。辩证属痰热内结阳明,腑气不通,浊热上扰之候。治宜小承气汤合小陷胸汤加味,以通腑、泻热、化浊,佐以平肝熄风。方如下:
生大黄(后下)10g 厚朴15g 枳实12g 全瓜蒌20g
半夏15g 黄连6g 天麻10g 钩藤(后下)15g
蔓荆子12g
煎汤频服
1剂后腹中矢气频转,2剂后则恶心,呕吐止,眩晕减,矢气频作,味臭。3剂后则大便如球10余枚,腹胀减,诸证俱轻。BP:150/90mmHg。后改以健脾化痰,平肝熄风之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养其后。
体会:通腑泄浊法治疗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传统中医治疗多以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为主方。但在跟师学习中,却见宋老师独树一帜,以通腑泄浊法治疗高血压脑病一例,总结如上。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临床无论中风、眩晕、高热、痰厥等,凡见脘腹满闷,腹胀拒按,面红目赤,舌绛苔黄厚燥或苔厚腻,大便多日不行,脉沉弦滑,或脉数有力者,均可用承气汤类通腑泄浊。往往大便一通,诸证迅速减轻。上述病例即可为证。
签名:宋一亭
8.田利青 男 49岁,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现病史:患者形体偏胖,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近30年,1年前间断出现胸闷憋气,偶有心前区刺痛,查ECG:窦性心律,II、III、AVF,ST段低平,T波倒置,诊断为冠心病,但未坚持规律治疗,胸闷憋气时有发生,今日因情绪波动而引发胸闷气短,伴心前区疼痛,牵引左臂,每次疼3—5分钟,纳可,二便调,舌质黯淡,苔白,脉细涩。
检查:ECG:窦性心律,II、III、AVF,ST段低平,T波倒置,V1-V3 ST低平,T波双相。 心肌酶:TNT正常。
诊断: 中医:胸痹—气滞血瘀型。西医:冠心病 心绞痛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柴胡12g 枳壳10g 川芎15g 赤芍12g
桃红各10g 当归15g 生地15g 降香6g
郁金10g 桔梗10g 牛膝10g 丹参20g
檀香10g 砂仁6g
7剂水煎服
2011.06.22
二诊:服药7天,胸闷、气短较前减轻。无明显心前区疼痛。但自觉服药后胃脘发凉,苔薄白,脉沉细涩。
上方去牛膝、赤芍、檀香,加桂枝10g薤白10g高良姜10g温通散寒,理气止痛。 7剂水煎服。
三诊:2011.07.08
20余日均无明显胸闷憋气,无心前区疼痛。偶觉乏力,复查ECG:II、III、AVF,ST段回升,T波由倒置转为平坦。
上方+黄芪15g,太子参20g以益气活血改善冠脉供血。
体会: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气滞血瘀,心血瘀阻,不通则痛,西医常用扩血管,抗凝之品,而中药则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并加一些益气温阳之品,最终亦能收到使冠脉供血增加,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活性及聚集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预防和治疗作用。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临床凡遇胸部针刺样或刀刺样疼痛的胸痹患者,且其疼痛部位相对固定兼见脉细涩,舌质偏暗者,多为心脉瘀阻,血府逐瘀和失笑散多能取效。
签名: 宋一亭
9.张芳 女 42岁,主诉:周身关节疼痛反复10余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因周身关节疼痛,特别手腕关节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服用西药,病情未控制,现靠服用激素控制疼痛,见双手指腕关节疼痛、变形、活动受限,踝、膝关节及左下颌关节疼痛,伴腹胀,手脚无力。恶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细,尺弱。
诊断:中医:痹症—风寒湿痹(尪痹)
西医: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则: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血通络,强筋壮骨
方药:川断15g 续断15g 补骨脂20g 仙灵脾12g
制附片12g 骨碎补20g 桂枝15g 熟地20g
羌独活各10g 防风10g 炙麻黄6g 苍白术各10g
威灵仙15g 伸筋草30g 松草6g 怀牛膝12g
土鳖虫10g 穿山甲10g 赤白芍12g 知母6g
7剂水煎服
2011.11.16
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双腕关节、膝、踝仍肿痛,僵硬好转,苔薄白。脉沉滑细微数。
上方+干姜3g、桑枝15g、玄参12g
14剂水煎服
2011.11.28
精神佳,自诉体力恢复,关节疼痛基本消失。仅劳累后疼痛,腰部偶感酸痛,活动仍觉僵,两尺脉弱。
嘱:激素逐渐减量(每2周减5mg)
体会:
痹症为内蒙寒冷地区常见病,高发病,其主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传统上分行痹、痛痹及著痹。但临床常见其后期周身关节变形,屈伸不利,骨质受损等危重症。故新增加“尪痹”一病名,多对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病机比一般的风寒湿痹更为复杂。尤指寒湿之邪深侵入肾,并影响到肝,而致骨损筋挛,病程较长,寒湿贼风痰浊瘀血互为交结,凝聚不散,经络闭阻,气血不行而致,此例患者患病10余年,周身关节拘急冷痛,证属肾虚寒盛,故以补肾祛寒为主导,配合疏风化湿。活血通络,利关节之品。用药仅1月左右,病情即见大好,故嘱适量减激素,并长期口服中药,再加强及提高疗效,减轻两药毒副作用。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上述分析体会颇为切当,邪痹关节日久导致骨质变形,是为病邪袭肾入骨,治疗颇难,在上述临床体会的基础上加用动物、昆虫类药如土鳖虫、僵蚕、全蝎、蜈蚣、白花蛇、乌鞘蛇、穿山甲、地龙等搜风剔骨类药物往往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宋一亭10.患者,刘翠平,女,56岁。 主诉:失眠、心慌反复8年,加重两月。现病史:失眠心慌反复8年,经常深夜始休息,体力渐衰,伴烦躁暴怒,心神不宁,健忘,多疑,伴头晕、心慌、汗出、口渴、四肢麻木、周身不宁、腰膝酸软、夜尿频、舌体胖、苔白、脉细。既往:曾发现一过性高血压,未服用药物。
中医诊断:不寐----心火偏亢,心肾不安。
治则:交通心肾,泻火安神
方药:黄连 15g 肉桂 3g 酸枣仁25g 远志 10g
生地 10g 麦冬15g 炒百合15g 茯神15g
浮小麦30g 炙甘草10g
二诊:服药7剂,渐能入睡,但易惊醒,烦躁易怒已能控制,精神不安,多疑多虑同前,原方加黄芩12g,白芍15g,阿胶10g,鸡子黄二枚。
三诊:服药7剂,诸症均有所减轻,已能睡5小时,自觉手足心热,烘热汗出,舌红,少苔,上方去鸡子黄,加知母10g,川芎10g,五味子10g,柏子仁30g。
四诊:精神较安定,烦躁减少,心慌汗出亦减轻,病情稳定,考虑药物需长期服用,故予交泰胶囊(黄连15g,酸枣仁25g,远志10g,肉桂3g)6粒,3次/日,口服,以维持疗效。
体会:不寐亦称失眠,《景岳全书》对不寐病因作了精确分析,“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三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令之扰,一由莹令之不足耳。”心为阳,属火,居上焦,肾为阴,属水,居下焦,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水火互济,则心肾阴阳得以协调。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阳偏亢,心神不宁,故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宋老师结合中医经典古方,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法古而不拘泥于古,以古方为基础,结合现代西医治疗,随症加减,自制交泰胶囊,主要同于西医神经衰弱,更年期,抑郁症等所致失眠不寐,心慌,健忘,烦躁不安等症。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水,是谓心肾不交。心肾不交则心肾阴气不能潜伏心神而致心神逊荡;心火旺则扰动心神使之不安。从而引发失眠不寐,心烦神乱。治宜滋水降火,交通心肾。用交泰丸加味。其中黄连先入肾引肾水上入于心;肉桂先走心引心火下潜于肾,使水火互济则心神自安。
签名:宋一亭
11.本月跟师体会: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病理综合征,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一旦出现此症状,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就明显下降,临床中较多见,近来对老师临床实践病例总结,逐渐体会及摸索出老师在治疗“慢性心衰”时的诊治思路。
1、早期无症状性心力衰竭,老师认为早期主以心气虚为主,血瘀不明显,且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心气不足,耗伤肺气,则进一步加重为心肺气虚,而晚期气机不宣,血停成瘀,最终致心血瘀阻,故治疗以益气活血为法,以黄芪、太子参不宜心肺之气,联合丹参、三七养血活血化瘀,使气旺血行,防止心衰进一步加重。
2、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出现心悸、心慌、活动受限时则调节心脾之气血阴阳,随着心衰进一步加重,由气及血,心气亏虚,心血耗损,气属阳,血属阴,故日久致心之气血阴阳不调,临床中,若见缓慢性心律失常,则以心阴不足为常见,故在以黄芪补气基础上,加麻黄、附子、细辛以鼓动心阳,而快速心律失常,则以气阴两虚为常见,治当益气养阴之生脉散、炙甘草汤常用,并配合甘松抗心律失常。
3、心衰合并难治性水肿,此为心衰终末期,因右心衰或全心衰,而出现水肿,其本质为新肾阳虚。心衰心气不足,心阳虚衰,不能下温肾阳,日久肾阳亦亏,气化不行,水湿泛于肌肤,出现水肿,治疗重点在温补肾阳,以鼓动心阳,可用参附汤、五苓散,同时配合活血利水药,如益母草、泽兰、五加皮。
4、心衰缓解期,则注重综合调理,脾胃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培土补中焦生化之源以安四脏。可以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加丹参、三七、陈皮长期服用,以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再次入院率。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多数表现为心气不足甚或新肾阳虚,故恒以黄芪、人参补益心气;附子、干姜、桂枝以温心肾之阳。兼见血瘀者多用川芎、丹参、红花、三棱、莪术活血化瘀;兼见水液停留而浮肿者加用五皮饮或五苓散;兼见痰饮咳喘者常用葶苈子、茯苓、半夏、枳实、远志之类。
签名:宋一亭
12.患者,女性,68岁,反复发作头晕10年加重1个月。
10年前即诊断高血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日,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现头晕,与体位变化无关,无视物模糊、旋转,伴心烦心悸,无恶心呕吐,饮食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略数。
中医诊断:眩晕(阴虚阳亢型)
治则:平肝潜阳,养阴清热
方药:
生石决明(先)30g 槐花15g 白菊花15g 熟地18g
生白芍20g 丹参30g 川牛膝15g 二冬各30g 黄芩12g 五味子10g
7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头晕症状明显减轻,仍觉心悸,舌红苔白,脉沉弦,上方加夏枯草15g,知母12g,瓜蒌30g,7剂。
三诊:症状基本消失,血压130/90mmHg,觉乏力,腰酸困,予杜仲15g,寄生20g,再服10剂以巩固疗效。
体会:清肝泻肝柔肝法在高血压、脑血管病中的应用。高血压、脑血管病在现代社会精神及生活压力倍增,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发病率与日俱增,老师在从医近50年的生涯中,通过不断总结,提出清肝、泻肝、柔肝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眩晕,西医包括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等病。伴头晕症状者常用方:生石决槐菊散:生石决明30g ,槐花15g,白菊花15g,熟地18g,生白芍20g ,丹参30g ,川牛膝15g 首乌15g。其中生石决明味咸微寒,入肝经,平肝潜阳,槐花清肝泻火,杭白菊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白芍柔肝和肝养肝,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若胆热加夏枯草,胆草;兼心火加川连,莲子心;心悸加五味子;项背强,则加葛根,钩藤;有风象,加天麻;腰膝酸软,加寄生、杜仲;眠差,加合欢皮、夜交藤;便干则加生大黄、瓜蒌;上焦有热,加黄芩、二冬。
黄 燕
指导老师意见:高血压伴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患者多发眩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床所见高血压眩晕者多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故治疗多以平肝潜阳,滋阴补肾之法。兼肝风内动者加镇肝熄风;兼风痰上扰者加清热化痰。
签名: 宋一亭
13.患者,男性,73岁,主诉:咳喘反复发作25年,加重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2周。既明确诊断:肺心病,全心衰,心功能Ⅳ级。症见:喘息,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咯吐白痰涎,心悸,脘痛,纳呆,面浮肢肿,甚则一身悉肿,少尿,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体胖,质暗,脉沉细。
诊断:肺胀(心肾阳虚,水气凌心)
治则:温运心阳,祛痰平喘。
方药:
茯苓9g 芍药9g 炮附子12g 生姜9g 白术6g
桑白皮9g 大腹皮12g 葶苈子12g 桂枝15g 干姜6g
细辛3g 炙麻黄10g
二诊:服药4剂,肿渐消,咳喘大减,仍活动后气短乏力,口唇紫暗,上方加黄芪12g,沉香6g,北五加皮6g,健脾益气,活血利水。
三诊:服药7剂后,浮肿基本消除,咳喘大好,可生活自理,嘱原方去大腹皮、五加皮,再进7剂。
体会:真武葶苈回皮饮在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真武葶苈回皮饮 取方来源于《伤寒论》真武汤,及《华氏中藏经》的五皮饮,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五皮饮则畅利三焦,行气化湿,利水消肿,用于一切水湿内停,泛溢肌肤之水肿。老师应用二方加减,用于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喘息水肿之肺胀,胸痹及心悸等疾病,相当于西医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方药:茯苓9g 芍药9g 炮附子12g 生姜9g 白术6g 桑白皮9g 大腹皮12g 葶苈子12g 陈皮9g、
功效:温运心阳,通利三焦水道,祛痰平喘。
本方补虚祛实,攻补兼施,临床应用此方,要抓住阳虚水泛,水气凌心之重点,不能见水肿即用,方中君以附子之大辛大热温肾暖土,助阳气使肾阳得复,气化得行,一般剂量为9-15g,从低剂量起始,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0g,且需先煎15-60分钟,视剂量大小而延时,若畏寒肢冷,阳虚甚,加桂枝15-30g,助附子温肾助阳,臣以茯苓之甘淡渗利、健脾渗湿、利水邪,使阴邪从小便而出,并助姜、术健脾运湿,以扶脾之运化,葶苈子泻肺清热,止咳平喘,桑白皮肃降肺气,以通调水道,大腹皮行水汽,消腹满,陈皮和胃气化湿浊。若饮邪重,加干姜9g,细辛3g,温阳化饮;喘甚,加炙麻黄6-10g,宣肺平喘,心慌心悸,脉数加远志,茯神,交通心肾,镇心安神,口唇爪甲紫暗,舌有瘀斑,则加泽兰、红花、北五加皮化瘀行水。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对于肺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多种心脏病进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期,多表现为心肾阳虚,阴水泛滥,治宜温运心肾阳气,通运三焦水道,兼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常用真武汤合五皮饮。伴水邪射肺而咳喘者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签名:宋一亭
14.主晕,心前区闷痛时作5年,加重半月。现病史:患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脂病,脑血管病多年,经常觉头晕,头脑发麻,左侧上肢酸麻,手颤,心悸,气短,足趾麻痛,尿频,大便不畅,舌绛,边有斑,舌下脉络淤青,脉沉弦而细涩。
检查:血压190/115mmHg,ECG: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诊断:胸痹,眩晕,消渴,中风先兆。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祛痰,利湿,降浊。
方药:
丹参30g 红花15 g 当归15 g 川芎15 g
赤芍15 g 半夏15 g 陈皮15 g 瓜蒌30 g
枳实10 g葛根25 g 三七粉5 g 西洋参15 g
山楂50 g
7付水煎服
体会:患者年老体胖,型盛气虚,痰湿内生,积久成浊,浊阴上逆则头晕头胀,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与浊阴相结,留滞脉络,而致心胸憋闷,肢麻酸痛,故治疗以活血化瘀,化痰降浊,通络为法,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方中山楂50g有开胃消食,降脂降浊之效,可长期服用。
黄 燕
指导老师意见:患者年迈体胖,常与气虚痰浊共存,痰浊清则眩晕,痰浊阻滞胸膈则心胸憋闷,痰阻脉络则手颤肢麻,病起日久,多致痰瘀互结,故治疗除补齐豁痰,还应该活血化瘀通络。
宋一亭
15.患者,张某,女,54岁,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10年,近两年心慌,气短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少尿,不能平卧,形寒肢冷,易感冒。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 。现面色晦暗,两颊潮红,二目少神气息短促,神情倦怠,口唇青紫,舌胖边有瘀斑,脉结代。
辩证属“心阳衰竭”。因其病日久,反复发作,心肺俱损,心失血养而悸,肺失宣降而喘,心阳虚衰不能下交于肾。水湿不化则尿少,浮肿,阴盛于内则形寒肢冷,卫气虚则易感冒,水凌心肺,胸阳被阻,气机不利则咳逆倚息,不得平卧,唇青,胁下痞结及气虚瘀阻之象。
治则:温阳益气,化湿利水。
处方如下:
制附子(先)10g 白术25g 茯苓20g 赤芍15g
生黄芪30g 五加皮15g 细辛3g 桂枝6g
五味子10g 党参15g 生姜6片 甘草10g
二诊:服药6剂,尿利肿消,气喘改善,能平卧,但下肢肿仍存在,饮食无味,加砂仁、佩兰温中和胃,汉防己、苍术燥湿利水。
三诊:心衰改善,诸症平稳,能平卧,少量活动,再服原方。
跟师心得体会:温阳利水,益气化湿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为各种心脏病反复发作后出现的终末期表现,临床以心悸、咳喘、气短不续,活动后加重,周身浮肿,口唇青紫,肝大,脉疾数或结代为主要表现。其中心悸,水肿,气促为主要特征,其病变累及心、肺、肾三脏,为正虚邪实,心阳衰竭之重症,其标在心肺,其本在肾,老师在治疗此病中,以温阳利水,益气化湿法,以真武汤加味处之,取得良效,方以真武汤温热壮肾阳,司气化,散寒邪,化水湿,上温心阳以通血脉,下助肾阳以益火,加黄芪益气利水,桂枝温阳化水,细辛平喘利水,五加皮消肿祛水,水去则悸安,人参益心气,五味子敛肺气,使心肺得补,肾阳得复,加丹参改善循环,控制心衰,最终阳复阴化,气化水行,肿消悸安。
黄燕
指导老师意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为各种心脏疾病迁延日久,心阳不振,肾阳衰微,气虚不运,常伴有血瘀和水液停留。治宜温阳化气利水,兼健脾益气活血,常能取得满意疗效。
签名: 宋一亭
16.陈子龙,男,58岁,发现糖尿病8年,主诉:手足麻木,痿软3年。曾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病变。现双手指及足趾僵直而屈伸不利,刺痛,且皮色明显暗黑,并四肢厥冷,舌淡紫,苔薄白,脉细。
诊断:痹症——血痹
辩证:营卫失调,气血痹阻
治法:温阳补气,行血通络,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
黄芪30g 桂枝15g 白芍15g 当归15g
赤芍12g 川芎12g 地龙15g 桃红各10g
生姜3片 大枣12枚
分析:方中以黄芪为君,大补肺脾之气,升阳固表实卫,外可御邪,内可护营,而桂枝温经通痹,助黄芪温阳强卫,白芍敛阴和血,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而归、芎、桃红则行气、养血活血,地龙形散走窜,通经活络,姜枣则调和脾胃,温中益气以升阳,全方药味不多,但药理分明,各司其责,共取调和营卫,调畅气血之功。
体会:谨守经典理论,启迪辩证思路,活用经典方药。《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阵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济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由上《内经》理论可知,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二者贵在调和,而营气与卫气一阴一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在人体“营周不休”,二者贵在调和,无论气血失调或营卫失调,皆可使人为病。老师在临床中,应用《内经》经典理论,启迪辩证思路,以营卫失调为切入点,抓住疾病的根本病机,通过调和营卫,调补气血,使气血、营卫通畅,营卫调则疾病自去。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
血气不调,营卫不和则血脉瘀阻,经气不行,故病患出现肢端僵直屈伸不利,血气不行则四肢厥冷,皮色暗黑而感疼痛。黄芪桂枝五物汤为益气活血,温经通痹之剂,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签名:宋一亭
17.张某,男,57岁,头晕头痛半年余。头重胀痛,头晕目眩,双眼干涩,口干,头麻肢软,记忆力下降,腰膝酸软,舌淡暗,舌下脉络瘀阻,脉弦硬。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服降压药维持,血压不稳,辩证属:肝肾阴虚,血瘀阻络,治则:益肾潜阳,清脑通络,处方如下:
枸杞子15g 菊花12g 山萸12g 生地15g
山药12g 泽泻10g 丹皮6g 云苓10g
天麻10g 川芎15g 钩藤后下15g 磁石30g
草决明30g 地龙10g 豨莶草30g 生山楂15g
川牛膝15g 赤芍15g 水蛭冲2g
二诊:服药7剂,头痛头晕减轻,仍身软,乏力,记忆力下降,上方去天麻、钩藤,加石菖蒲15g、寄生15g、白芍12g以补肝肾,柔肝敛阳。
体会:肝阳上亢重,脉弦硬者,加石决明,生龙牡;血压高者,加豨莶草30g,川牛膝增大15-30g;失眠加炒枣仁,夜交藤;记忆下降加远志,石菖蒲;肾虚重,加杜仲,桑寄生;血脂高,便干者,加草决明30g,生大黄6g;肢软,活动不利者,加鸡血藤,威灵仙;胸闷,胸痛者,加瓜蒌,薤白;舌苔厚腻,痰湿内阻者,加半夏,胆星,天竺黄,血瘀明显者,加水蛭冲2g。 益肾潜阳,清脑通络治疗头痛之经验
头痛为临床常见病,老师在多年实践中发现的头痛为首要表现的高血压,脑血管病较为常见。此类患者,多在中年以后,肝肾日衰时发病,因肝肾不足,肝阳偏亢,阳亢上越,化火,化风,夹风痰阻滞脑络,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甚则阻滞全身经络而见中风先兆,肢体活动不利等重症。故老师主张于早期应用益肾潜阳,清脑通络法,改善机体阴阳失调,调畅气血,疏通脑络,即可避免严重脑血管意外的出现。常用方:杞菊地黄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枸杞子10g 菊花10g 生地12g 山萸肉12g
山药15g 泽泻10g 丹皮6g 茯苓10g
磁石30g 天麻10g 钩藤后下10g 山栀10g
川芎12g 川牛膝12g 决明子20g 山楂15g
地龙10g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
基于肝肾阴虚,每致阴不敛阳,而肝阳上亢,往往出现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脉象强劲有力。治宜滋阴潜阳,清脑通络常获佳效。
签名:宋一亭
18. 患者,女,68岁,大便秘结3年余,每3-5日一行,排出困难,伴少腹胀痛,有下坠感。曾服泻药,泻后反觉不适,食不知味,纳差,无呃逆,口干不欲饮,饮冷后反酸,全身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诊断:便秘(肾虚阴亏,传导失司)
治则:补肾润燥,通便导滞
方药:肉苁蓉30g 生白术30g 胡桃肉30g 炒莱菔子30 g
桃仁12 g 杏仁泥12g 火麻仁60 g 全当归15g
枳实10 g 厚朴10g 焦三仙各30g 升麻10g
甘草 6g
体会:本案为肾虚阴亏之便秘,其人年事已高,体力衰弱,肠血少,蠕动缓,因此大便结,非火盛之象。肾司二便,肾虚则无力排出,故予补肾虚、润燥结之法。全方以肉苁蓉益肾润肠为君药,配以胡桃肉养血,通命门、助相火,生白术健脾补气为臣,佐以火麻仁、全当归润肠通便,莱菔子、枳实、厚朴行气导滞,兼升麻提壶揭盖,升举滑阳,共奏其效。总之,年高之人,常见便结,若非实、热、燥火,不宜轻用泻下之品,否则愈泻愈虚,肠之蠕动更现迟缓,而宜予油润滑肠,补肾润燥之品,可长久服用。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本月学生跟师临证便秘即属现代医学中功能性便秘、传输障碍及器质性便秘冗长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使学生认识到中医药对这些疾病治疗的优势和特殊功能。在临证实践中,学生对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观,药物的归经补泻认识更深刻,体会更具体,说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宋一亭
19.患者,徐XX,男,40岁,胃痛反复发作1年,加重半月。其胃脘痛上抵心胸,脘腹时觉凉气窜动,呃逆,有时则为灼热之气由胃脘部上冲咽喉,时有反酸,腹胀,口干欲饮,少寐,小便黄赤,舌质红绛,少苔,脉弦。
诊断:胃脘痛(肝胃不和,寒热错杂)
治法:调肝和胃,寒热并用
方药:黄连6g 川楝子10g 乌梅12g 白芍15g
生姜10g 川椒10g 当归15g 陈皮10g
枳壳10g 香附15g 郁金12g
服药一周,痛止,气窜证消失,腹部微胀,原方加焦三仙各30g,厚朴10g
体会: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及腐熟水谷,临床常用因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导致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的病证。常见证型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阻滞、胃阴亏虚及脾胃虚寒证。但此例患者胃脘痛伴上冲之气,时寒时热,属寒热错杂之候。观其脉弦,则为厥阴肝经之气犯胃所致。但如仅因其舌红绛,胃中灼热而用苦寒之品,则苦寒伤阴,寒又伤胃。反之,如因凉气窜动扰胃而以辛温之品处之,则必劫阴而反助阴中之伏热,故不得予之。而《伤寒论》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饮食”,即指出肝热胃寒,阴阳错杂之本。故治疗需以寒热并用,调厥阴之肝气以和胃。方中黄连、川楝子苦寒以清热,乌梅、白芍酸收其阴,生姜、川椒、当归则辛温散其寒,助肝疏泄,陈皮、枳壳、香附、郁金则调肝胃之气,以舒气血之郁。全方寒温并用,肝胃并调,是老师临证用药之经典。
黄燕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本期学生跟师重点领会和掌握因寒热错杂、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痛的辨证论治选方用药。该证型的胃脘痛在辨证中较为困难,复杂,需详细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细心推敲,方可辨证准确,选药得当,方可显效,否则适得其反。学生通过临证病例收益甚大。
宋一亭
20. 患者,倪元春,女,46岁,右胁痛半年,加重一月。
疼痛如针刺,连及右侧肩背部,口苦不干,无烧心,反酸,纳少寐差,便秘,3-4日一行,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质暗,脉沉弦。
B超检查示:肝胆管泥沙状结石,胆息肉
上消化道造影示:慢性胃炎
诊断:中医:胁痛(肝胆湿热郁结,胆失疏泄)
西医:胆结石,胆息肉
治则:清热利湿排石,疏肝利胆止痛
方药:醋柴胡15g 黄芩15g 炒枳实15g 醋郁金20g
赤白芍各15g 炒槟郎15g 川楝子10g 桃仁15g
元胡12g 茵陈蒿15g 金钱草30g 海金沙20g
鸡内金2包(冲) 生白术15g 生大黄10g(后下)
一周后复诊,疼痛明显减轻。
体会:胁痛多责之于肝胆,因肝在胁下,胆附于肝,其经布于两胁,因此,肝胆有病,往往反映到胁肋部位而发生疼痛。《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喜太息”。胆结石一证,往往以胁痛为主要表现,综观本证,乃湿热蕴结成石,肝胆疏泄不利为患。老师以小柴胡汤为基础,疏利肝胆气机而解其郁,同时加金钱草、茵陈、大黄清利湿热,海金沙、鸡内金利胆排石,元胡、川楝子、赤白芍则理气活血止痛。全方共用以奏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消石止痛之效。老师同时指出,若结石体积过大,则不宜大剂量理气,泻下,以免结石梗阻胆道,而宜以清利湿热,疏利肝胆止痛即可。
指导老师评阅意见:
通过本期跟师临床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经典“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用药的临床疗效。具体在用药的加减变化和用药剂量的技巧方面体会更深刻。掌握寓通利之中通腑、利胆、排石之间互相协助作用。
宋一亭
21.患者,陈XX,女,23岁,腹痛腹泻伴脓血便反复发作一年余,家中一月。曾肠镜明确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口服强的松,美沙拉嗪并激素灌肠治疗,停药后病情自复。现腹中绞痛,大便每日10余次,为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苦乏力,小腹压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痢疾(热毒内蕴,气血瘀滞)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调气行血止痢
方药: 1白头翁15g 黄芩15g 黄连9g 秦皮10g
黄柏15g 赤芍15g 红藤30g 败酱草20g
蒲公英30g 槐花15 茜草15 地榆炭15g
棕榈炭10g 藕节炭15g 连翘15g 炙甘草10g
苍术15g 生薏米30g 木香10g
水煎服
2三七粉10g 白芨15g 云南白药2g 蝎蒌散1支
灌肠用(每日夜间)
一周后复诊,已无脓血,里急后重减轻,但稍感恶心,则加法半夏12g,姜竹茹6g。两周后,无脓血,粘液,大便软,则改以参苓白术散加煨柯子6g,小蓟30g,炮姜10g,再服。
体会:溃疡性结肠炎在笑话系统疾病中属常见病,难治症。根据其主要症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便,中医诊为“痢疾”。多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肠腑而形成。《景岳全书》曰:“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老师辩证指出,此例患者为湿热疫毒蕴结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常,气血瘀滞则化生脓血,腹痛,泻下。而治疗痢疾,古人刘河间曰:“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脓血自愈。”故老师于本方治疗中,主以白头翁凉血解毒止痢,配合黄芩、黄连、秦皮、黄柏清热除湿,酒大黄、赤芍、茜草活性行气止痛,苍术、生苡仁清热除湿,红藤、败酱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去腐除脓,诸炭止血收涩,并配合中药白芨粉、三七粉、云南白药、锡类散活血止血,解毒消炎止痛。对局部肠粘膜有消肿止血,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效。
黄燕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学生在本期的临证跟师重点实践溃疡性结肠炎属热毒瘀滞型的辨证论治、选方用药,从而掌握中医对常见病、难治病
的治疗方法。对于该病的西医药无特殊疗效,更难以根除,只是缓解急性发作期症状。而中医通过整体辨证论治和局部治疗,可取的长期满意的疗效。
宋一亭
22. 马XX,女,72岁,11月3日初诊。午后低热一月余,体温37.5℃,纳食减少,腹内有灼热感,向背部及大腿部放射,腹不胀,手心热甚于手背,气短神疲,口不渴,二便调,舌红绛,苔薄白,脉大无力。
诊断:发热
辨证:气虚发热
治则: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20g 党参15g 白术12g 当归12g
陈皮8g 升麻3g 柴胡6g 生姜3片
大枣10枚 生甘草6g 炙甘草6g 竹叶12g
生石膏15g(先)
服5剂,食欲增加,午后无发热,腹中灼热减少,再服5剂,诸症俱消。
体会:本患者长期午后低热,无明显外感诱因,观其面黄体瘦,纳呆,气短神疲,辨证属清阳下陷,升降失调,热气熏于胸中,阴火上乘土位所致,当以甘温除大热,补中益气汤处方。以黄芪、炙甘草、人参大补元气,复脾胃升清降浊之功。白术、陈皮健脾除湿,和胃降浊,升麻、柴胡升举阳气以降阴火,加生甘草补脾气泻心火,竹叶、生石膏则清心除烦,使元气充盈,阴火下降,发热遂愈。
黄燕
意见: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大热”的典型方剂,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以复脾胃升清降浊之功,并升举清阳之气以降阴火,使热退,配以生石膏、竹叶清热生津,清心除烦,补中稍兼清退,疗效更好,注意需辨别是否合并外邪,否则闭门留寇,可适当加解表之剂。
宋一亭
2009年12月5日
23.患者,赵全,男,27岁,间断喘息气短,喉中哮鸣三年。
儿童期即有过敏性鼻炎,现发作时,咳喘,咯吐白色泡沫样痰,咯吐不利,喉中哮鸣,胸胀满而闷,不能平卧。曾西医诊断:过敏性哮喘,予小剂量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病情仍时有反复,夜间发作较频繁。舌红,苔薄白稍腻,脉滑。
诊断:寒哮
辩证:痰湿壅阻,肺气不降
治则:降气,平喘,化痰
方药:炙苏子12g 炒莱菔子15g 白芥子10g 半夏15g
炙麻黄6g 射干10g 紫菀12g 细辛3g
五味子10 g 云苓15g 前胡12g 白前12g
橘红10g 葶苈子12g 枇杷叶1g2 甘草6g
服5剂,痰较易排出,呼吸顺畅,大便二、三日一行,仍胸部胀满,故上方加全瓜蒌25g 薤白10g 开胸化痰,加桔梗10g 枳壳10g行气,理气开胸。
体会:本患者病情反复三年,此次因外感风寒诱发,症见:恶寒,喘满,咯吐白色泡沫痰,苔薄白,故辩证属谈事壅阻,肺气不利。上方以三子养亲汤疏风散寒,降气化痰,麻黄、射干温肺化饮平喘,二陈汤健脾除湿化痰,葶苈子降气平喘,瓜蒌、薤白开胸化痰除满。此方为三个经方联用,注重健脾化痰,标本同治,补虚祛实之典。
意见:哮证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情志劳倦因素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一般治疗是未发以养为主,既发则以驱邪为主。若病发每年,脏腑气血渐亏,服在发作时,亦可见其本虚之体。治疗时,在祛实之中,要注意补本固本,后期可以加用人参,虫草等补虚养肺,降气益肺之品,以根除宿疾。
宋一亭
2010年1月5日
24. 患者,男,33岁,腹痛腹泻10余年,近1月加重。其见腹部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每日泻下4-5次,为稀便,伴口干苦,时反酸,恶心,遇生冷、情绪紧张即泻,寒冷,受寒即加重,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腻,脉弦。曾肠镜查无异常。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泄泻。辩证:肝脾不和,肝肾两虚。治则:疏肝健脾,温肾止泻。方药:痛泻要方合四神丸加减。炒白术25g,陈皮15g, 炒白芍25g,防风10g,柴胡12g,炮姜15g,盐吴茱萸15g,补骨脂15g,肉豆蔻15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炙甘草10g。治疗以白芍酸敛阴柔,平肝之横逆,柴胡疏肝散肝,升举阳气,陈皮理气、醒脾胃、和中焦,防风既舒肝木之气,又疏风胜湿、升清阳,白术燥湿健脾,以扶中土,四药共调肝脾以止痛泻。同时加入肉豆蔻、吴茱萸、补骨脂、炮姜温肾暖脾,并煅龙牡收涩止泻。全方仅用药11味,但疗效甚佳。
跟师心得体会:
本例为肝强脾弱,木旺乘土,兼脾肾两虚,其辩证重点在于痛泻并存,泻后痛减,且此人易急躁,与情绪有关,再其人脉弦长,口苦,反酸,均可见肝木旺盛之象。治疗白芍酸敛阴柔,平肝之横逆,柴胡疏肝散肝,升举阳气,陈皮理气,醒脾胃,和中焦,防风既疏肝木之气,又疏风胜湿,升清阳,白术燥湿健脾,以扶中土,四药共调肝脾以止痛泻。同时加肉豆蔻、吴茱萸、补骨脂、炮姜温肾暖脾,并煅龙骨牡蛎收涩止泻,全方仅用药11味,但疗效甚佳。
黄燕
点评:泄泻包括现代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菌群失调、慢性肠道感染性腹泻等。通过临床跟师能够深刻理解中医理论,经典著作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作用,把中医的理法方药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在临床疗效上,增强了学习中医的信心。
宋一亭
2010年3月3日
25.患者陈心香,女,47岁。 主诉:反复心慌30年,加重2年,现病史:30年前因心慌,心悸,外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为系统治疗,心悸间断发作,休息后好转,近2年心悸加重,少活动后明显心慌。西医检查:慢性房颤,治疗2年后,病情进行性加重,现心慌气足,活动后加重,神疲乏力,面目虚浮,夜间不能平卧,肢肿恶风加重,夜间不能平卧,肢肿恶风怕冷,便软,舌暗胖,苔白润,脉沉而弱。
诊断:中医:心悸-阳虚寒凝。
西医:先天性心脏病
房颤 心力衰竭 心功能III级
治则:温阳散寒,行气活血
方药:
制附子 30 桂枝30 赤芍15 生姜15
大枣20 甘草15 羌活15 丹参30
檀香10 薤白30 益母草30
7付水煎服
跟师心得体会:
患者先心病,近2年加重,而出现心衰,其肢冷,变软,恶寒,脉沉弱可知阳气大虚,陈寒积结,故以桂枝加附子汤加丹参饮,温阳散寒,行气活血,7付后心下胀痛,肢冷如水,实为阳气痹阻,故大剂量附子以温阳,散寒。最终取得良效。
黄燕评语:胸阳不振,心气不足,故心慌,气短,心悸,舌质暗,面虚浮乃血瘀水滞,故宜附子,桂枝,薤白通心阳,炙甘草,大枣补益中气,丹参,赤芍活血,檀香行气,益母草活血利水,从而取得良效